深夜,急诊室的抢救灯常亮,刚救下心梗患者,下一秒医生转身又冲向哮喘病人。急诊科的“快”,是与死神抢时间的本能,每一次冲刺、每一句指令,都有着“不能等”的急迫;
无影灯下,一台介入手术已进行了3个小时,主刀医生的额角渗出汗珠,手却稳如磐石,每一次操作都精准如教科书。神经内科的“细”,是在蛛丝马迹里找答案的执着;
儿科诊室内,医生正蹲下身,用玩具哄着哭闹的患儿,眼神温柔似水。儿科的“柔”,是把专业裹进温柔里的智慧,用耐心拆解病痛,用共情安抚慌张;
肝胆外科的手术台上,一台肝移植手术已持续数个钟头,缝合时,医生每一针如标尺般精准,吻合血管的动作轻柔得像在拼接易碎的琉璃。肝胆外科的“稳”,是在方寸之间定乾坤的底气,每一刀都连着生命的重量。
这不是影视剧里的特写,而是千万个诊室里的日常。当我们用“高能量”定义这群人,看到的是他们一天连做十多台手术的耐力,是记住上百个患者病情细节的脑力,是在危急时刻做出精准判断的魄力。剥开这层“能量外壳”你会发现,支撑他们连轴转的,是听诊器里跳动的生命韵律,是病历本上写满的“再想想办法”,是手术成功后那句轻描淡写的“没事了”。“高能量”,是把对专业的敬畏“揉”进了每一次问诊,把对生命的珍视刻进了每一个抉择。
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,让我们走进不同科室,见证白衣天使们日常工作背后的平凡坚守。 (首席记者 马相)
发布于:北京市恒正网配资-泸州配资公司-配资平台排名前10名-配资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