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高启强而大火起来的张颂文,他的新剧《猎冰》正在热播,张颂文在里面扮演了黄宗伟这样的制毒高手。
张颂文这回没把那本《孙子兵法》拿出来看了,而是拿出一本化学课本来读。
张颂文在剧中扮演的黄宗伟,其实是有原型的,那就是被称为中国版“绝命毒师”刘招华。
说刘招华是个“化学奇才”倒也不夸张,别的人用毒都是论克,顶多论公斤计算,而刘招华用的却是论吨来计算的!
再加上他改良了制毒的方法,以极其便宜的成本生产出了高度浓缩的毒品,这是制毒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。
刘招华的名字,就这样传到了墨西哥的一个大毒枭耳中,墨西哥的大毒枭,曾经想花大价钱雇佣刘招华帮他制作毒品,也幸亏那个时候的通讯技术还没有这么先进,墨西哥的毒枭也没能和刘招华取得联系,否则的话,刘招华很可能会生产出大量的毒品,销往全球。
这么一个人怎么会走上制毒的道路呢?
而他又是怎么被警察抓住的呢?
聪明反被聪明误
刘招华生于福建省福安市赛岐镇,家中兄弟姐妹很多,他的爸爸则是靠着做豆腐和卖豆腐维持生计,家庭条件相当艰苦,可以说非常贫困。
刘招华从小就极为聪慧,任何事情他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。也正因为如此,他的成绩才会这么好,只要他肯用心,他就能在班上名列前茅,尤其是在他开始接触化学之后,更是如此,他的化学成绩,一直都是名列前茅。
只可惜,十二岁那年,刘招华的父亲去世了,家中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刘招华母亲的身上,母亲则执意要让他继续读书,那是因为他在都高中的时候,还曾拿过省级化学比赛的第二名。
原本,只要母亲还活着,刘招华说不定就能上个大学,过上正常的生活。
然而祸不单行,没过多久,刘招华的母亲就去世了,没有了父母的支持,他就只上到高二就辍学了。
一开始刘招华只是个修车的小工,这活不仅脏,还很辛苦,挣的也不多。
他以前也跟着几个哥哥出去干活,不过也没挣到多少钱。
贫穷的家境造就了刘招华对金钱有着超乎常人的欲望,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来坐拥数不尽的财富。
再之后,刘招华看见镇里正在征兵,于是刘招华就去参了军,想要有个好的前程。
刘招华很有头脑,胆子也很大,靠着这两个优点,刘招华很快就被提拔成了正排级干部。
不过部队里有规定,在部队上提干的军人要在部队里服役15年才能转业,刘招华感觉每天的生活很枯燥,工资也不高,这样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。
他想早点转业,所以刘招华策划了贪污,他贪污了147元,仅此数额尚不够进监狱。但足以斩断他在部队的前程,刘招华成功的转了业,成为了福安市人民法院的一名法警。
刘招华非常的聪慧,只要他愿意,任何的成绩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。
他在做法警的这段时间里,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分子,甚至还立下了三等功。
后来,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,福安市也开始了一波投资热潮,刘招华成功被选为负责招商工作的一把手,平日里接触到的都是有钱人,以及各种高档场所,这让刘招华对于金钱的欲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
刘招华是负责招商工作的,见过形形色色的商人,在一九九五年,刘招华遇到了陈炳锡这个“贵人”,陈炳锡是一位大毒枭,他在刘招华面前掏出了几克的冰毒,然后告诉刘招华,这几克毒品就价值数千元。
刘招华仿佛发现了一个新大陆,一口答应了陈炳锡的提议,二人开始联手制作毒品,然后由陈炳锡去负责贩卖。
可是那时候,因为制作冰毒的原料被政府严格管制,所以很难弄到原料,所以想要应付这种情况,最好的办法就是修改制作方法,换一种新的原料。
刘招华很聪明,而且在化学方面也很有天赋和兴趣,于是陈炳锡交给刘招华的任务,他便想方设法地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的制毒生产方法。
刘招华也是个聪明人,他很清楚光靠自己是很难做出成绩的,于是便以一名化学工作者的身份,请教了一名已经退休的化学教授,让对方帮助自己研究出了制作毒品的关键步骤。
刘招华自然是舌灿莲花,他也没有将自己想要请这位老教授帮忙的真正原因说出来,在他的帮助下,再加上他本身在化学方面的天赋,刘招华成功地研究出了一种新型制造毒品的工艺,这种方法只需要用盐酸和和甲胺就能生产出高纯度的冰毒。
随着制毒技术的提高,刘招华与陈炳锡两人合作,大量生产出了高纯度的冰毒,第一次就生产出了30公斤的高纯度冰毒,当冰毒检测通过后,便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,从1998年至1999年,一年时间,他们竟生产出了31吨高纯度的冰毒,并通过陈炳锡的分销渠道将其贩卖出去,刘招华从中赚取了3100万元的巨额利润。
为了制毒不被发现,刘招华与陈炳锡在宁夏的银川,广东的普宁,以及老家福建等地建立了制毒工厂,进行大规模的制毒工作。
据说,当年墨西哥的一个大毒枭在得知刘招华改良了制毒方法之后,已经可以低价生产出高纯度的冰,于是墨西哥的一位大毒枭曾经试图联系刘招华,让他帮自己制毒,可惜那时候的通讯并不发达,所以两人并没有取得联系,否则的话,刘招华的毒品制造将会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。
刘招华很聪明,不然也不可能发明出这种新型的制毒技术,但也正因为这种新技术,刘招华才能一跃而上,变成国际知名的大毒枭,而刘招华也因此而锒铛入狱,可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。
心理素质极高的犯罪分子
刘招华在宁夏银川生产毒品,想要将毒品运往广州,然后走私到国外,结果两名手下被警方抓住,将刘招华供了出来。
刘招华是个很有头脑的人,他当了这么多年的法警,自然知道警方的手段,当初广东警方为了抓捕刘招华,已经在火车站和机场等地方安排了警力,然而,刘招华竟然就这么骑着一辆自行车,在山路上走来走去,轻而易举地就摆脱了警方的追捕。
刘招华蹬着单车向北而去,在路上,刘招华将自己多年来积攒下来的钱一一取了出来,若是刘招华就此金盆洗手,那他也许可以像个普通人一样,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,警方未必能够抓到他,但是,他的贪心却让他不甘平庸,于是,他又开始制毒了。
刘招华逃脱了广东警方的抓捕之后,来到了青岛,在青岛开了一家彩票投注站,因为他在化学方面很有天赋,所以刘招华也经常跑到高校请教化学教授,那些化学教授们刘招华的化学水平极为赞叹,甚至还把他请到了大学里面去授课,这让刘招华在青岛的生活变得有些悠闲起来。
之后刘招华又请了一位颇有造诣的风水大师,这位大师告诉刘招华,他的命中缺木,应该在“木”多的地区居住、工作,刘招华一听,便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“李森青”,然后跑到广西的桂林,想要重新开始。
刘招华在2004年以投资红豆杉为幌子,在桂林租下了一大片偏僻的山林,这里有许多溶洞,刘招华想要在这里建立一座毒品加工厂,然后再做他的毒品生意。
刘招华虽然改名换姓,想要再次从事毒品生意,不过他却没有那么的低调,事实上,刘招华在广西桂林协助警察抓捕了一名盗窃犯,也被各大媒体大肆宣传,还获得了一个“见义勇为”的称号。
而且,当时,公安部对他发出了 A类的逮捕令,足见刘招华的心理素质是多么的强大,甚至可以说是胆大包天。
2004年11月,刘招华带着几个狐朋狗友到酒店打麻将,电视上播出了一则 a级逮捕令,刘招华的一个好友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那个叫刘招华的男子,和眼前这个名叫李森青的男子长得很像,便说道:“大家快来看看,为什么那个通缉犯和李老板长得那么像呢?”
其余几人也都转头望去,刘招华这时也看见了那张逮捕令,一脸轻松地说道:“你们觉得像吗?”刘招华一脸无所谓的表情,让人看不出任何的破绽。“不,不,一点都不像。”众人不敢置信的说道,他们不敢置信的望着眼前的李老板,或许他们看出来了,这两个根本就是同一个人,只是因为恐惧不敢说了而已。
刘招华若无其事的和众人一起打着麻将,直到所有人都离开后,刘招华才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在桂林呆下去了,不过在他离开的时候总要和戏耍一下本地警方才行,于是刘招华拨通了派出所的号码:“公安局妈?我叫刘招华,现在就在 XX山洞里,你们来抓我吧!”
警方得到消息之后,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,但是,当警察赶到的时候,却发现山洞的墙壁上,刻着"李森到此一游"的字样,而刘招华,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虽然说这件事听起来就像是个笑话,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刘招华这个大毒枭的心理素质有多强大了。
刘招华从溶洞出来后,就一直在逃跑,他的心理素质之强大,警方都是有目共睹的,而刘招华则是趁着警方对他进行大肆抓捕的时候,竟然跑到了自己的老家福安市,找了一家很不起眼的宾馆住下,事后刘招华才说,这叫灯下黑,最危险的地方,就是最安全的地方。
刘招华入住宾馆之后,有一位看到了逮捕令的居民,就拨打了报警电话,警方便在福安市的一家宾馆逮捕了刘招华,时间是2005年3月5日,那位报案的人立下了大功,自然也得到了警方的奖励,而刘招华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大毒枭,却在一个小阴沟中翻了船。
结尾
刘招华在福安市被警方逮捕后不久,便面临着即将到来的审讯,在庭审中,刘招华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任何问题,反而还百般狡辩。
他说自己之所以跑到宁夏银川,是为了响应国家的“西部大开发”的号召,他并不觉得自己生产毒品有什么不对,他说,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一百多年的耻辱史,所以他才会把这些东西走私到海外,为的就是报鸦片战争的仇,因为鸦片战争,他并没有将这些东西在国内售卖,这也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,是对西方国家的报复。
也许刘招华只是在为自己的行为辩解,但一个生产了三十一吨毒的大毒枭,不知道毒害了多少人,不管他怎么辩解,都逃不过被法律制裁的命运
刘招华于2009年9月15日被执行了死刑,随着一声枪响,刘招华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4岁。
刘招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,他的心理素质也是非常的强大,通过制毒贩毒,刘招华获得 巨大得财富,若是他能及时收手,也许他还可以过好自己的一生。
但是吃了一次禁果之后,刘招华已经不愿意再当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了,他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,若是他继续留在部队里,也许他会在部队里一直发展下去,或许他还可以成为部队上一个不错的军官...........
但是,他对金钱的欲望,让他走向了一条万劫不复的路,这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,反倒送了卿卿性命!
恒正网配资-泸州配资公司-配资平台排名前10名-配资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